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市场分析 >  > 正文

六尺巷:当地名门与当朝权贵家庭发生争执,形成的一段佳话

时间 :2023-08-06 15:22:02   来源 : 个人图书馆-蔓萝花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六尺巷”指的是安徽桐城一条约六尺宽的巷子,关于它的由来,根据《桐城县志》记载,讲是清初宰相张英家在建房时与邻居吴家发生了界直纠纷,吴家认为张家在建房过程中越界侵犯了他们家的空地,而张家认为根本没有侵犯吴家的土地。两家各不相让,剑拔弩张,并为此事打起了官司。

张英,字敦夏,是康熙六年进士,此时正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。张英虽然官高位显,但是勤政爱民,从不干侵害百姓利益的事。所以,他深得乾隆的器重,也得到了百姓的爱戴。

这次张家和吴家的官司,官府考虑到张家有张英这个大官,吴家也是当地名门,所以迟迟不能判决。

张家见县里无法断案,于是家人写信给张英,希望他利用自己的影响,给当地官府施点压,把这块地判给自家。

当张英收到老家来的信件,打开一看,唏吁不已。他提笔在回信中这样写道:“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

张英的回信虽然短,但却意味深长,体现了一位爱民如子的宰相的胸襟。家人收到回信后,惭愧不已,于是主动将房子的地基向后退三尺,不与吴家争夺。

吴家后来知道张英书信内容后,也大为感动,也把自己的围墙后退三尺,这样张吴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,被人称作“六尺巷”。

正是因为张英的谦让,不但没有滥用职权要求官府将地判入自家名下,反而劝解家人不要再争。这种豁达的胸襟,让他在始终保持了一颗平和的心态,不但不追究吴家的强占地基之事,反而退让了三尺地基,深深的感化了吴家,才让两家人共同留下了“六尺巷”的千古佳话。

“礼尚三分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礼让他人,虽然表面上看,会暂时牺牲一些利益,但可以化解很多邻里间的纷争,也能赢得人们的尊重,感化更多的民众。在不破坏原则的基础上,在一些小纷争上,礼让他人可以化解许多的争端。人与人之间的礼让,会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,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幸福和谐。礼让是温暖的春风,让人间处处洋溢着幸福和谐的音符。

如果不是张英的礼让,桐城不可能存在这一条“六尺巷”,甚至两家的仇恨会越烧越旺,后果不可估量。张英让三尺地,就是希望化解邻里间的纷争,让大家以和为贵。他的礼让,是化解邻里纷争的典范,也在无形中感化了许多人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